RSS订阅

人物与专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公众互动/人物与专访
  • 自1988年11月14日《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发布以来,我国实验动物监管水平得到加强,近几年,伴随我国建立法治政府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实验动物管理、动物福利、生物安全等方方面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期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特邀国家实验动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根平研究员就当前我国实验动物监管存在哪些问…
  •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刷屏微信朋友圈。由于文章来源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民众陷入了一片狂欢!新闻一出,瞬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而癌症患者更将其视为救命稻草,甚至有患者直接从四川飞到了杭州。
  • 面对精准医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Thomas.C.Südhof和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人类基因组计划创始人之一的Charles Cantor却同时高呼:请先明确基本概念。
  • 近年来,替代方法已在化学品、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纳米材料、疫苗和生物制品等领域的健康安全评价、毒性检测和生态毒性评测的应用越来越广,其相关的政策法规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受到认可。本期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特邀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程树军博士为大家深入讲解有关国内外替代方法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以及替代方法与动物…
  • 编者按:剪接体是一类大型复合物,能将RNA中的内含子模板移除,并将外显子序列连接起来。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领导的团队在《科学》杂志上“背靠背”刊登两篇重磅论文,首次获取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mRNA进行剪接的基本作用机理。施一公教授曾表示“这项成果的重要性超过我过去25…
  • 几个月前中国的学术界传来一个好消息,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的方法,比现在主流的CRISPR Cas基因编辑技术要好很多,这可称得上是爆炸性新闻。如果人类彻底掌握了基因编辑技术,并且用于临床,那么包括癌症在内的很多疾病都能够得到根治,因此这项研究的意义就不必多言了,各国也因此对它都非常重视。
  • 8月5日,Science杂志发表了题为“Diverse evolutionary roots and mechanistic variations of the CRISPR-Cas systems”的综述文章,讨论了近期揭示CRISPR-Cas复杂分子机制相关的研究,同时,还简要回顾了基于CRISPR应用的最新进展。
  • 曹雪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7月25日,小编曾在《曹雪涛院士:5个月发表7篇“免疫与癌症”相关论文及综述》一文中汇总了今年3月-7月曹院士发表的部分研究成果。转眼间8月已过半,小编注意到,曹雪涛院士带领的团队相继在Cancer Cell、PNAS上发表了2项新的研究成果。
  • 近日,一些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宣布,将在今年内筹资1亿美元启动“人类基因组编写计划”,目标包括合成一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一直以来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临床应用的技术和伦理问题还有诸多担心。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谈谈我国基因编辑研究的进展与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
  • 近日,在2016第33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先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新药研发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紧迫的健康需求,另一头连着医药产业的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须下决心大力推进。
  • 大牛张锋又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新成果啦。不过,这次的进展不是与CRISPR相关,而是“跑”到了单细胞测序领域。当然,在CRISPR领域,他也没“闲着”,也有一项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
  • 从上世纪80年代投身肝炎治疗至今,李兰娟在重症肝病诊治领域取得了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以过硬的技术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重症肝病患者。日前,记者走进李兰娟的办公室,倾听这位科研专家、“医学狂人”介绍人工肝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 就像大部分的病友一样,在发现自己罹癌之后,我急切地想了解癌症是怎么发生的,身体到底需要什么,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一路上我看了很多书籍,也接触了不少名医,接受了不少朋友的建议,分享我的几个心得,我自己是这么做的。
  • 随着国内外对动物福利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国对3R原则研究以及基于3R在动物实验方面的法规政策做了相应的调整。本期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特邀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科研与毒理学部中国法规事务瞿小婷顾问,就全球在动物实验方面的主要法规政策、各国在动物实验领域基于3R方面做了哪些法规调整、国际上哪些行业出台了相关禁止动物实验的法规政策、…
  • 2012年获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并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2015年相继获得国际“蛋白质科学青年科学家奖”和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2016年当选最具声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GRC的Alexander M. Cruickshank演讲人资格,代表了该领域对其工作的极大认可,这也是首次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获此殊荣。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225篇文章/共15页
栏目搜索: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