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常用标准操作规程(八)
八、 SPF 级实验动物引入屏障环境的流程
该流程适用于实验动物生产设施的引种或实验动物使用设施接受 SPF 级动物来开展实验研究的操作。
1.SPIT 动物运输笼 ( 盒 )的检查
动物到达后 , 动物检疫人员应详细检查实验动物运输盒的外包装。若发现外包装破损 , 盒内空气与外界相通 , 则实验动物有污染的可能性 , 须禁止这些动物进入到实验动物屏障环境区域。
2.SPF 动物运输笼 ( 盒 ) 的消毒
经检查符合要求 , 消毒员使用 2% 新沽尔灭或 0.5% 过氧乙酸对整个外包装进行擦拭或喷穿消毒后 ( 对运输笼具喷雾消毒时不能面对工作人员 , 此有危害健康的可能性 ), 将单个运输宽( 盒 ) 置于传递窗中 , 并关闭传递窗屏障外门 , 开启传递窗紫外灯电源。
3.SPF 动物转入屏障环境
屏障区域内的工作人员按照传递窗的消毒程序打开屏障区内侧门 , 将实验动物运输笼( 盘 ) 取出并置于操作台上 , 然后关闭该门。将运输笼 ( 盒 ) 打开 , 清点动物数量 , 观察动物行为 学变化。元异常后使用酒精泡过的带有橡皮管的长银子将实验动物转入消毒准备好的笼具 内 , 再将运输笼 ( 盒 ) 重新置放于传递窗内由屏障区外的工作人员将其取出 , 开始下一个动物笼的操作 ( 禁止传递窗两侧的门同时打开 ) 。如动物出现异常变化 , 则立即按上述程序退出 , 由专职人员作相应的处理。
4.SPIT 动物转入动物检疫室观察
将已接纳的实验动物转入动物检疫室进行饲养观察 , 种子动物经过 1 周、实验用动物经过3d 以后没有异常变化 , 即可由洁净走道转入相应的动物生产或实验区 , 并按照规定的规翻 喂灭菌饲料、饮水等。
九、实验动物屏障环境温湿度及压差参数的管理流程
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的温湿度及压差参数是极其重要并且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控制的指标,通常需要建立自动监测与现场记录两套数据管理系统 , 以达到互为补充和修正的目的 , 其脚 值则以通过计量校正的仪器为基准。
(1) 屏障环境饲养管理人员与设施管理人员每天分别定时记录控制区现场的温湿度础 差环境参数 , 若观察值一致并处于屏障环境的正常范围 , 则按正常流程操作 ; 若观察值不一致 , 则需要对自动记录仪或现场测定仪进行校准 ; 若观察值与标准值不一致 , 则要及时报告设施负 责人 , 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或评估。
(2) 若自动记录仪不准的 , 要定期以现场记录参数为准进行校正和作为档案记录 , 必要时更换传感器或自动记录仪。
(3) 若现场记录仪不准的 , 则应以标准计量仪进行校准。
(4) 若因空调设备或过滤设备维护不当导致观察值与标准值不一致的 , 专业维修人员则应检查空调风机、压缩机、送风机、增压风机、排风机及过滤系统等设备的工作状况 , 及时进行 维护管理 , 并记录维修时间、故障性质、处理结果等 , 直到整个环境参数处于正常范围为止。
(5) 由于自动记录的温湿度及压差参数通常是按照每天间隔 2h 自动记录设置的 , 数据 相当大 , 由于容量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新 , 为防止数据丢失 , 相关的环境运行参数必须定 期进行备份保存 , 保存的方式包括软盘、光盘、移动硬盘或纸张打印等 , 保存地点应与档案的管 理一致。